快捷导航
低血压您了解多少!
2022-04-12
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,高血压被人们越来越重视,老百姓的误区是只要血压不高就是好的,那么您关注过低血压的危害吗?今天咱就聊聊什么是低血压。
一、低血压是这个样子
低血压时会出现:头晕、黑蒙、视物模糊、恶心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晕厥等症状。
低血压的标准: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,一般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/60mmHg或12/8kPa时即考虑为低血压。
好发人群:65岁以上者、贫血或失血过多者、营养不良者、缺乏运动者。
二、出现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体位性低血压:多发生于由平卧位、坐位突然起立时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,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导致的低血压。
孕期低血压:当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时,会引起低血压,在怀孕期间血液循环系统会迅速膨胀,因此导致血压下降,此为正常现象,一般血压会在生产后恢复至孕前的正常水平。
餐后低血压:空腹锻炼后,这时血糖及血压都有所下降,接着用餐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,便可能发生餐后低血压,多见于老年人。
初进高原引起的低血压:初次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4~6个月后常会出现低血压,可能与慢性缺氧有关。
药物因素引起的低血压:近期服用了某些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,如α受体阻断药、血管扩张药、神经节阻断药、抗精神病药、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、三环类抗抑郁药、四环类抗抑郁药、抗帕金森病药物等,易诱发低血压。
三、出现低血压如何防治?
若普通人群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血压异常,或者因体位变化、进餐后出现头晕眼花,肢软乏力等症状时,建议不要活动,尽快坐下或躺下,防止跌倒。及时去附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或内科就诊,进行血压测量、心电图等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为低血压,注意与低血糖等疾病相鉴别。
病理性低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低血压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,治疗刚开始时,至少每天测三次血压,同时也要按医嘱进行复诊。请您注意以下几点:
1.定期监测血压,测量血压方法规范正确。
2. 变换体位不要过快,尤其是蹲起时。
3. 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。
4. 适度锻炼,改善神经和血管的调节功能,有助于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频次。
5.可以穿戴压缩长袜和腹带,从而减少外周血量,减轻低血压症状。
6.近期正在服用可以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的患者,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。
邢医一附院(市一院)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!
咨询电话:3133663/3133981
体位性低血压:多发生于由平卧位、坐位突然起立时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,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导致的低血压。
孕期低血压:当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时,会引起低血压,在怀孕期间血液循环系统会迅速膨胀,因此导致血压下降,此为正常现象,一般血压会在生产后恢复至孕前的正常水平。
餐后低血压:空腹锻炼后,这时血糖及血压都有所下降,接着用餐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,便可能发生餐后低血压,多见于老年人。
初进高原引起的低血压:初次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4~6个月后常会出现低血压,可能与慢性缺氧有关。
药物因素引起的低血压:近期服用了某些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,如α受体阻断药、血管扩张药、神经节阻断药、抗精神病药、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、三环类抗抑郁药、四环类抗抑郁药、抗帕金森病药物等,易诱发低血压。
三、出现低血压如何防治?
若普通人群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血压异常,或者因体位变化、进餐后出现头晕眼花,肢软乏力等症状时,建议不要活动,尽快坐下或躺下,防止跌倒。及时去附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或内科就诊,进行血压测量、心电图等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为低血压,注意与低血糖等疾病相鉴别。
病理性低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低血压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,治疗刚开始时,至少每天测三次血压,同时也要按医嘱进行复诊。请您注意以下几点:
1.定期监测血压,测量血压方法规范正确。
2. 变换体位不要过快,尤其是蹲起时。
3. 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。
4. 适度锻炼,改善神经和血管的调节功能,有助于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频次。
5.可以穿戴压缩长袜和腹带,从而减少外周血量,减轻低血压症状。
6.近期正在服用可以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的患者,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。
邢医一附院(市一院)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!
咨询电话:3133663/3133981
相关下载
暂无相关内容